夜上海、姑苏八点半、浙夜好……长三角的“夜”亮起来!

夜间经济的繁荣程度,是一座城市经济开放度、活跃度的重要标志。疫情之后,随着各地大力促进“夜经济”,长三角的夜晚正变得越来越亮。

近日,为促进消费复苏,长三角各地均大力发展“夜经济”新业态。如上海将于6月举办首届夜生活节,江苏苏州打造的夜经济品牌“姑苏八点半”于近期上线,浙江计划开展一批“浙夜好”促消费活动。此外,在安徽省去年底发布的规划中,到2020年底,全省将形成2-3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夜市品牌……

“疫情之后,促进复苏是经济工作的发力点。随着夏季的来临,开展‘夜经济’的时机较为成熟,能充分利用‘8小时外’,开发闲余时间的经济价值,提供休闲性经济供给,可以补偿服务业的经济损失,措施有助于恢复经济活性。”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副教授温建宁向《国际金融报》记者表示。

“姑苏八点半”引爆大众流量

时隔数月未去苏州观前街,面对眼前巨大的人流量,苏州大学的大四学生林哲(化名)感到有些吃惊。“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么多人了,真的是人挤人。在观前街头想打辆车,300米的距离都走了十分钟。”

微信图片_20200525161324.jpg

据悉,为大力发展“夜经济”,刺激消费回补,打响旅游品牌提升城市美誉度,苏州依托姑苏特色文化资源,围绕“夜show、夜游、夜食、夜购、夜娱、夜宿”六大主题打造“姑苏八点半”夜经济品牌。4月26日晚,“姑苏八点半”苏州夜经济品牌于观前街正式启动。

林哲也“响应号召”,于4月30日前往观前街“凑了热闹”。“很多商店都挂上了‘姑苏八点半’的牌子,覆盖面还是比较广的。美食广场上有很多小吃,比如小龙虾、创意料理、甜点等。八点半的时候,可以在某购物APP上用1元抢购‘满31减30’的现金券,但秒光,很难抢。”

那么,“姑苏八点半”夜经济品牌的消费带动力究竟有多大呢?5月12日,“苏州姑苏发布”官微公布的数据显示,“五一”小长假期间,“姑苏八点半”电子围栏内不含大型商场的活跃商户达日均363家,通过消费券、抽奖等活动带动销售超10万笔。据统计,4月25日至5月10日,姑苏区电子围栏内商户累计交易金额超过了1200万元。“在线上线下都引爆了大众流量。”苏州姑苏发布称。

除了苏州,南京去年便计划打造“夜之金陵”品牌。“夜之金陵”是指从晚6点至次日早6点时间段内,城市各种合法经营活动的总称,由夜购金陵、夜食金陵、夜宿金陵、夜游金陵、夜娱金陵、夜读金陵、夜健金陵等部分组成。今年3月,南京发布2020年计划的主要任务称,“大力发展夜间经济、首店经济,打造‘夜之金陵’项目500个。”

各地发力打造“夜经济”品牌

事实上,“姑苏八点半”只是一个缩影,长三角三省一市近年来均着力打造各自的“夜经济”品牌。

4月下旬,上海市政府正式出台《关于提振消费信心强力释放消费需求的若干措施》(下称《若干措施》),其中提到,上海将于6月举办首届夜生活节,围绕夜购、夜食、夜娱、夜游、夜秀、夜读等6大主题,开放一批夜间文化场馆,鼓励商场、餐厅、书店等推出购物不眠夜、博物馆奇妙夜、酒吧节、集市节、深夜书店周等10大特色活动,点亮“夜上海”。

其实,去年上海市商务委等九部门便联合出台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十条措施,在全国首创夜间区长、夜生活首席执行官等制度,推出了夜生活集聚区、周末步行街等一批载体,为夜间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。而今年出台的《若干措施》重点聚焦破解政策瓶颈难题,提出通过有序放开“外摆位”限制、加强夜间交通配套、增设夜间临时停车场、简化大型活动审批等措施,推动夜间消费再上新台阶。

浙江也在发展“夜经济”道路上奋力奔跑。3月下旬,浙江印发《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提振消费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实施意见》,明确提出应“大力培育发展夜间经济”。以“浙里来消费,美好夜生活”为主题,培育15个以上夜间经济试点城市,打造一批特色鲜明、业态多元、亮丽美观的地标性夜经济生活集聚区。同时,支持建设夜经济数字街区,点亮夜经济地图,创新城市新消费场景,营造全天候消费氛围。围绕夜游、夜娱、夜食、夜购、夜宿、夜健等主题特色,组织开展一批“浙夜好”促消费活动。

安徽则给辖内每个设区市都提了要求。去年底,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若干措施》提出,到2020年底,每个设区的市至少打造1个以上高品质夜间消费街区和品质夜市,以及若干社区型居民夜间消费节点,全省形成2-3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夜市品牌。

“夜经济”缘何受追捧

“如今消费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,而发展‘夜经济’无疑是促进消费、助力GDP增长的较好方式。”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接受《国际金融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在疫情对一季度消费影响较大的情况下,通过发力“夜经济”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,是促进消费增长的重要举措之一,对当地GDP恢复有所助力。

在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看来,“夜经济”对城市发展的积极意义主要有四点。

“首先,通过支持‘夜经济’,可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居民的消费时间,进而满足并刺激城市餐饮、购物、娱乐、休闲、旅游等服务领域的消费需求,扩大城市内需,进而推动相关行业的成长。”付一夫在接受《国际金融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“其次,此举有助于增加就业。‘夜经济’相当于有效利用了时间错位,变相延长了经济活动的时间,为很多潜在劳动力提供了上岗的机会,在职人员也可以利用夜晚时间,以兼职、副业等形式来拓展收入来源。”

付一夫进一步指出,“此外,‘夜经济’的发展水平还是衡量城市生活质量、开放活跃程度、投资软环境以及文化底蕴的重要指标,支持‘夜经济’有助于提升城市软实力。最后,繁荣的‘夜经济’为繁忙工作的人们提供了维系人际关系的场景,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,使彼此更为亲密,城市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更加和谐融洽。”

温建宁认为,疫情之后,稳就业是“六稳”之首。“只有就业稳定了,经济才能获得根本稳定。所以各地大力促进‘夜经济’,也是贯彻稳就业的目标。随着资金流动起来,在经济活动、交易行为中流通——有人用资金换到产品和服务,有人用劳动换到赖以生存的金钱,经济也就逐渐活跃起来了,底层行业的就业就有了保障,复产复工的产品就有了出路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夜市经济就是激活经济总盘子的催化剂。”

发展“夜经济”应如何发力

那么,未来发展“夜经济”应如何发力?“发力‘夜经济’,建议适当采用降费宽松化管理方式,概括为十六个字,即‘画好地盘、定好规矩、自愿交易、免税让利’。也就是说,地方政府需要选好场地,不能太偏远,要人流密集的闹市;然后因地制宜确定最简单的管理措施,创造自由贸易的宽松氛围,尽量不收费或少收费,‘放水养鱼’能有效解决就业的问题、充分释放消费潜力,所得的综合社会效益远大于简单税收。”温建宁指出。

付一夫认为,发展“夜经济”,需根植于城市特色文化优势,充分挖掘本地夜间休闲资源、场所及项目,加快培育影视、娱乐、旅游、保健、体育等服务产业,营造更加丰富的夜间消费场景,不断扩充夜间消费的“菜单”,并鼓励商家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提供个性化定制产品。政府部门应该进行科学规划,针对于“夜经济”可能面临的治安管理、噪音控制、垃圾处理等一系列问题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,为城市产业的良好发展与广大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提供更好的环境。此外,还应致力于改善城市交通运输系统,确保居民夜晚出行的便利与安全。(来源:长三角日报)


本文链接地址:夜上海、姑苏八点半、浙夜好……长三角的“夜”亮起来!

发表评论

必填

选填

选填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